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21

2025

-

03

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如何在“以竹代塑”领域成为全球标准制定者

作者:


在长江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忠县,一家名为瑞竹公司的企业通过牵头制定《竹纤维模压容器》国家行业标准,并推动国际竹藤中心合作成立创新研究院,成为“以竹代塑”领域的全球标杆。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忠县十余年深耕竹产业链、科技创新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成果。以下是其突围路径的深度解析:

一、以标准引领,抢占行业制高点

忠县率先布局产业标准化体系,由瑞竹公司主导的《竹纤维模压容器》标准于2024年12月获批为国家行业标准,并于2025年5月正式实施,填补了竹纤维模压制品领域的空白。此外,忠县联合国际竹藤中心成立国家以竹代塑创新研究院竹纤维新材料科创中心,并挂牌国际专家工作站,推动技术研发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模式,忠县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机构合作,承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加速技术转化。

二、生态与经济协同,打造全产业链闭环

忠县以“一根竹子串起一条链”为目标,构建了从育苗、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生态筑基:沿长江两岸种植10万余亩竹林,形成“生态走廊”,年吸收二氧化碳16万吨,提升森林覆盖率3%,并实现固土涵水等生态效益。

产业融合:竹材年利用量达25万吨,带动竹材砍伐、运输、初加工等环节,形成年产值2.5亿元的产业链,并延伸至竹海旅游、笋竹餐饮等三产领域。

循环经济:生产过程中实现100%边角料循环利用、3万吨/年水循环,产品全生命周期可降解或回收,如竹纤维餐具降解后可用作育苗容器。

三、技术创新驱动,定义行业标杆

瑞竹公司通过18道工序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出抗高温、防水防油的竹纤维餐具,且无需添加化学助剂,可直接用于微波炉、烤箱等场景。其产品已获30余项国家专利,并在2024年世界林木业大会上斩获特等奖,成为全球认可的绿色产品标杆。企业还通过四次设备升级,建成全自动化生产线,形成年产3亿只环保产品的规模,覆盖60余种生活用品。

四、国际视野,输出“中国方案”

忠县竹制品已远销德国、法国、日本等30余国,应用于航空、高铁及高端餐饮领域。凭借欧盟碳关税政策下竹制品的低碳优势,忠县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凸显,成为全球“禁塑”国家的首选替代方案。此外,瑞竹公司通过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模式,将“竹行世界”从口号变为现实,推动中国标准与技术走向全球。

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升级的跨越,成为“以竹代塑”全球赛道的领跑者。未来,随着竹材在医疗耗材、建筑装饰等领域的深度应用,这一绿色产业有望撬动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为全球减塑行动提供“中国样本”